氯化镁颗粒作为絮凝剂的原理主要通过改变固体颗粒的表面电性,促进絮体形成并加速沉淀。其作用机制包括以下两方面:
表面电性调节
氯化镁颗粒溶于水后释放镁离子(Mg²⁺),这些离子与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发生中和反应,破坏原有电荷平衡,使颗粒间排斥力降低,促进颗粒碰撞并形成较大絮体。
吸附架桥作用
形成的絮体通过镁盐的架桥作用,将多个微小颗粒连接成更大的团状物。这种结构增强了颗粒的沉降性能,使絮体更快从水中分离出来。实际应用中,氯化镁颗粒常与其他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)复配使用,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处理效率。例如,在含油废水处理中,氯化镁可辅助破坏乳化油的双电层结构,增强后续沉淀效果。